placename:
贛榆縣 (traditional Chinese)
赣榆县 (simplified Chinese)
Ganyu Xian (Pinyin)
temporal span: from -201 to 220
spatial info:
POINT point N 34.98235 E 119.11008 (geo data source: FROM_FD) data source: CHGIS
source note: 赣榆县(-201-220年)治所(王文楚编写)
汉高帝六年(公元前201年)置,属琅邪郡(1)。治今江苏赣榆县北盐仓城(2)。新莽天凤元年(14年)改属填夷郡(3)。刘玄更始元年(23年)复属琅邪郡(4)。建初五年(80年)改属东海郡,建安三年(198年)属利城郡(5)。三国魏黄初元年(220年)废(6)。
注:
(1)《汉书》卷28《地理志上》:琅邪郡,县五十一,琅邪县为其中之一(北京,中华书局,1962年,6册,1585页)。周振鹤《西汉政区地理》第九章第九节《琅邪郡(国)沿革》:“《汉书·地理志》琅邪郡属县五十二,大部分是各诸侯王国所分封的王子侯国。其中城阳王子侯国十八,胶东四,淄川二,胶西三,除去这些侯国,余二十五。二十五县之中又有成帝鸿嘉、永始间所封四功(恩泽)侯国:高阳、驷望、新山、高陵。……故二十五县又除四侯国,得二十一县。武帝时,削胶西国太半,胶西国余大约五、六县,故所削之地大约是十县左右,除一县外皆入琅邪。二十一县除去九县左右当有十二县之谱,此十二县即高帝六年琅邪郡之范围。”(北京,人民出版社,1987年,117——118页)据此,汉高帝六年置琅邪郡同时置赣榆县。
(2)《元和郡县图志》卷11《河南道七》:海州怀仁县,“赣榆故城,一名盐仓城,在县东北三十里。汉县也,属琅邪郡。”(北京,中华书局,1983年,上册,303页)《太平寰宇记》卷22《河南道二十二》海州怀仁县:“按汉赣榆县,东北三十里赣榆县旧城是也。”(金陵书局,光绪八年刊本,5册,11页)清嘉庆《海州直隶州志》卷13《古迹》:赣榆县,,赣榆故城,“在赣榆县东北三十里者,汉县也,《元和志》亦名盐仓城。”(台北,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,1970年,1册,256页)按唐至清赣榆县,即今赣榆县(青口镇)西北旧赣榆,今名赣马(《江苏省地图集》,江苏省地图集编辑组,1978年,68页)其北有盐仓城(《江苏全省分图》,亚新地学社编,第十民国元年,第十幅),即是。
(3)谭其骧《新莽职方考》,《长水集》,北京,人民出版社,1987年,上册,66——67页。其文又云:西汉元始五年,“稍增置郡县,迄于天凤元年(14年),总有郡一百二十五,今可考者一百一十六;县二千二百三,今可考者一千五百八十五;大郡至分为五郡,今可者仅一郡分为二三;县以亭为名者三百六十,今可考者一百一十二。”(同上引书,49页)则新莽改制于天凤元年。
(4)《后汉书》卷1《光武帝纪上》:更始元年(23年),“除王莽苛政,复汉官名。”(北京,中华书局,1965年,1册,10页)复汉郡名,即在此时。《后汉书》卷12《刘永传》:建武五年(29年),吴汉进围朐,董宪、庞萌“袭取赣榆。”(北京,中华书局,1965年,2册,407页)可见其时已复汉名。
(5)李晓杰《东汉政区地理》第四章第一节《琅邪郡(国)沿革[含城阳郡(国)、东莞郡、东安郡]:建初五年,“赣榆一县别属东海。”(济南市,山东教育出版社,1999年,64页)同书第二节《鲁国、东海郡(国)(含利城、昌虑二郡)沿革》:建安三年,置利城郡,“祝其、赣榆二县理当在该郡之下。”(同上引书,73页)
(6)《宋书》卷35《州郡志一》:东海郡赣榆县,“魏省。”(北京,中华书局,1974年,4册,1049页)吴增仅《三国郡县表附考证·魏徐州部五》:黄初时期引《宋书·州郡志》云“曹魏省”。(《二十五史补编》,北京,中华书局,1956年,3册,2866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