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lacename:
浛光縣 (traditional Chinese)
浛光县 (simplified Chinese)
Hanguang Xian (Pinyin)
temporal span: from 972 to 1307
spatial info:
POINT point N 24.25888 E 113.12420 (geo data source: FROM_AC) data source: CHGIS
source note: 浛光县(972-1307年)治所(张修桂编写)
宋开宝五年(972年)以含洭县改名,属连州,六年改隶英州,庆元元年(1195年)属英德府(1)。治所即今广东省英德县含洸镇(2)。元至元十五年(1278年)属英德路,二十三年(1286年)属英德州,大德五年(1301年)复属英德路。元至大元年(1308年)英州降为散州,真阳、浛光二县废入(3)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(1),《太平寰宇记》卷160?英州“理浈阳。…汉旧县,梁改为东衡州。隋开皇十五年废州为浈阳县,属洭州。广南伪汉乾和五年于此置英州。皇朝开宝六年割浛光来属。”(金陵书局,光绪八年刊本,28册)。
《宋史》卷90?地理六?英德府?浛光县“开宝四年,自广州隶连州,六年,自连州来隶。”(北京,中华书局,1977年,7册,2237页)。
《舆地纪胜》卷95?广南东路?英德府?浛光县:“国朝会要云,开宝五年以县名(含洭)犯太祖御讳改浛光县,隶连州。六年仍隶英州。”(北京,中华书局,1992年,3册,2993页)。
(2),《嘉庆一统志》卷444?韶州府?古迹:“含洭故城,在英德县西。汉置,属桂阳郡。三国吴改属始兴郡。梁天监六年,分湘广置横州。《隋书?地理志》含洭县,梁置衡州阳山郡,平陈,郡废,改州曰洭州,二十年州废,县属南海郡。《唐书?地理志》含洭县,武德五年置洭州,贞观元年州废,县属广州。《元和志》县东南至州五百里,本汉旧县,以县界洭水为名。其汉时故城,在今县东四里。《九域志》含洸县,即汉含洭县,开宝六年改属英州,在州西七十五里,有含洸镇,盖即故县也。元省入英德州。”(《四部丛刊续编》,商务印书馆,1934年,165册)。据此,汉唐含洭县治即今广东省英德县含洸镇,其后因之。
(3),《元史》卷62?地理五?英德州:“唐洭州。五代南汉为英州。宋升英德府。元至元十三年归附。十五年,立英德路总管府。二十三年,降为散州。大德四年,复为路。至大元年,复降为州。领县一:翁源,大德五年置。”(北京,中华书局,1976年,5册,1517页)。《元史》卷25?仁宗二?延祐元年夏四月“己丑,废真阳、浛光二县入英德州。”(北京,中华书局,1976年,2册,564页)。今据《地理志》作至大元年复降为散州,真阳、浛光二县废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