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lacename:
安南縣 (traditional Chinese)
安南县 (simplified Chinese)
Annan Xian (Pinyin)
temporal span: from 229 to 597
spatial info:
POINT point N 29.51876 E 112.55929 (geo data source: FROM_AC) data source: CHGIS
source note: 安南县(229-597年)治所(傅林祥编写)
三国吴置。⑴一作南安县。⑵治所即今湖南华容县驻地城关镇东北部章华台。⑶属南郡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)属南平郡。⑷南朝宋、齐因之。⑸梁初属南安湘郡,寻还属南平郡。⑹陈因之。⑺隋开皇九年(589)属岳州,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名华容县。⑻
⑴《元和郡县图志》卷27《江南道三》:“华容县……本汉孱陵县地,吴分置南安县。隋平陈,以县属岳州,开皇十八年改为华容县。”(北京,中华书局,658页)
宋本《太平寰宇记》卷113《江南西道十》:“华容县……汉孱陵县城,吴大帝分孱陵县地,于今县东北二里置安南县,至隋平陈,改安南为华容县,属罗州,取古华容城以名之。按:古华容在竟陵郡界,与今邑相近尔。大业三年以罗州为巴陵郡。十年,以县移于今理。”
洪亮吉、谢钟英:《补三国疆域志补注》:“钟英按:《元和郡县志》:吴置南安县。《寰宇记》:吴大帝分孱陵置南安县,在华容东北二里。隋平陈,改华容。刘昫曰:华容,汉孱陵县地,刘表改为南安。今考沈《志》南安县,宋武帝置,则李吉甫、乐史、刘昫说皆非。”(《二十五史补编》,第3册,3133页。)
《湖南省志》第2卷《地理志(修订本)》第2篇《沿革》:“南安吴黄龙元年(公元229年),分孱陵县置。今华容、南县地。故城在今华容县章华台侧。”(湖南人民出版社,上册,447页)
按:暂作黄龙元年(229年)置。
一作晋武帝时置。
《宋书》卷37《州郡三》:“南安令,晋武帝分江安立。”(北京,中华书局,4册,1119页)
⑵《水经注疏》:“赵据《晋志》改安南为南安,戴改同。会贞按:《元和志》、《旧唐志》亦
作南安,《宋志》、《齐志》、《隋志》、宋本《寰宇记》、《寰地广记》则作安南,与此同。错出已久,未能定为孰是,当两存之。”(江苏古籍出版社,3册,3071页)
⑶《岳阳风土记》:“华容,汉孱陵县也。或曰汉武陵县地。吴太皇帝分孱陵县地,于今县东二里置安南县。或曰刘景升所置。《宋志》为晋武帝分江安县立也。隋平陈,改安南为华容县,属罗州,取古容城名之。世传为章华台,非也。古章华在景陵界,今监利县离湖上与今邑相近耳。大业三年以州为巴陵郡。十年移县于今地。垂拱二年以犯武氏讳改为容城县。神龙元年又改为华容县。”(《中国方志丛书》本,第34页)
裴淮昌主编《湖南古今地名辞典》:华容县城关镇,“三国吴黄龙元年(公元229年)置南安县,治所设在今镇东北部章华台。隋大业十年(公元614年)华容县治设在今镇西部华容河畔。唐神龙二年(公元706年)县治他迁,北宋至和元年(1054年)迁回。”(湖南出版社,第252页)
⑷《晋书》卷15《地理下》南平郡领南安县。(北京,中华书局,2册,456页)
⑸《宋书》卷37《州郡三》;北京,中华书局,4册,1119页。
《南齐书》卷15《州郡下》;北京,中华书局,1册,274页。
⑹《隋书》卷31《地理下》:“华容,旧曰安南,梁置南安湘郡,寻废。”(北京,中华书局,3册,895页)
洪齮孙,《补梁疆域志》卷3;北京,中华书局,《二十五史补编》,第4册,4406页。
按:《读史方舆纪要》卷77《湖广三》华容县:“晋初分置安南县,属南平郡。刘昫曰:安南县,刘表所置也。宋、齐因之,梁封萧骏为安南侯。又置南安郡于此,郡寻废。”(北京,中华书局,4册,3315页),今检《梁书》、《隋书》、《旧唐书》均无相关记载,暂不采用。
⑺臧励和,《补陈疆域志》卷3;北京,中华书局,《二十五史补编》,第4册,4465页。
⑻《隋书》卷31《地理下》:“华容,旧曰安南,梁置南安湘郡,寻废。开皇十八年县改名焉。”(北京,中华书局,3册,895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