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lacename:
秣陵縣 (traditional Chinese)
秣陵县 (simplified Chinese)
Moling Xian (Pinyin)
temporal span: from 280 to 412
spatial info:
POINT point N 31.84265 E 118.82727 (geo data source: FROM_AC) data source: CHGIS
source note: 秣陵县(280年—412年)治所
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复置秣陵县。治今江苏江宁县南秣陵镇。东晋义熙九年(413年)徙治今南京市区。
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复置秣陵县(1)。治今江苏江宁县南秣镇(2)。属丹阳郡(3)。东晋太兴元年(318年)属丹阳尹(4)。义熙九年(413年)徙治今南京市区(5)。
注:
(1)《宋书》卷35《州郡志一》:“晋武帝平吴,还为秣陵。”(北京,中华书局,1974年,4册,1029页)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5《地所统县名》:秣陵县,“晋太康元年(280年)复为秣陵。”(《宋元方志丛刊》,北京,中华书局,1990年,2册,1525页)
(2)《宋书》卷35《州郡志一》:秣陵县,“其地本名金陵,秦始皇改。本治去京邑六十里,今故治村是也。”(北京,中华书局,1974年,4册,1030页)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5《地所统县名》:秣陵县,“《建康实录》云,秦县城在旧江宁县东南六十里秣陵桥东北。汉属丹阳郡,武帝封江都王[纟厘]为秣陵侯,后汉复为县。孙权自京口徙,改曰建业,晋太康元年复为秣陵,三年分淮水北为建业,南为秣陵。《宋书》云县治去京六十里,是也。”(《宋元方志丛刊》,北京,中华书局,1990年,2册,1525页)按南朝宋都建康,即今南京市,今江宁县南秣陵镇,正是,即秦县治,故《宋志》云“今故治村是也”。《读史方舆纪要》卷20《江南2》江宁府江宁县:“秣陵城,在府东南五十里,秦县。……汉因之。……宋置秣陵镇,元置巡司及税务于此,今为秣陵关。”(北京,中华书局,1955年,1册,906页)按南宋江宁县为建康府治,明江宁县为江宁府治,并治今南京市,今江宁县(东山镇)南秣陵镇(《江苏省地图集》,江苏省地图集编辑组,1978年,20页),正在南京市南偏东,里距相合,即是。《江宁县地名录》:“秣陵镇,秦代为秣陵县治,……宋景德年间建镇,元设巡司,明置关。1949年更今名。”(江宁县地名委员会编辑、出版,1984年,47页)
(3)《晋书》卷15《地理志下》,北京,中华书局,1974年,2册,459、460页。
(4)洪亮吉《东晋疆域志》卷1,《二十五史补编》,北京,中华书局,1956年,3册,3580、3583页。
(5)《宋书》卷35《州郡志一》:秣陵县,“晋安帝义熙九年(413年),移治京邑,在斗场。”(北京,中华书局,1974年,4册,1030页)按南朝宋京都建康,即今南京市。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5《地所统县名》:秣陵县,“义熙中,移于斗场柏社,《实录》云;在江宁县东南度长乐桥,古丹阳郡,是也。”(《宋元方志丛刊》,北京,中华书局,1990年,2册,1525页)按南宋江宁县为建康府附郭县,治今南京市。清《嘉庆一统志》卷74《江宁府二·古迹》:丹阳郡故城,“黄元之《金陵记》;今武定桥东南有长乐巷,是其地。”(《四部丛刊续编》,商务印书馆,1934年,25册,1页)按武定桥今在南京市区,东晋义熙九年所移秣陵县即在其东南。元熙元年(419年)再徙于今南京市中华门外西侧。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5《地所统县名》:秣陵县,:元熙元年,省扬州禁防参军,县治移其处。《图经》云:在宫城南八里一百步小长干巷内。”《宋元方志丛刊》,北京,中华书局,1990年,2册,1525页)郭黎安《六朝建康》:“约在今南京市中华门外西侧。”(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,2002年,20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