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lacename:
建陽縣 (traditional Chinese)
建阳县 (simplified Chinese)
Jianyang Xian (Pinyin)
temporal span: from 688 to 1259
spatial info:
POINT point N 27.33988 E 118.10537 (geo data source: FROM_AC) data source: CHGIS
source note: 建阳县(688-1259年)治所
唐垂拱四年(688年),复分建安县地置1。治所即今福建建阳县2。初属建州,天宝元年(742年)属建安郡,乾元元年(758年)复属建州3。五代、北宋因之。南宋绍兴三十二年(1162年)属建宁府。景定元年(1260年),改名嘉禾4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1,《旧唐书》卷40·地理三·江南东道·建州:“建阳,隋废县。垂拱四年,分建安置。”(北京,中华书局,1975年,3册,1600页)。《新唐书》卷41·地理五·建州建阳县:“武德四年置,八年省入建安。垂拱四年复置。”(北京,中华书局,1975年,4册,1064页)。《太平寰宇记》卷101·江南东道13·建州:建阳县,“隋开皇九年废入建安县。唐武德四年复为建阳,八年又废。垂拱四年又置。”(金陵书局,光绪八年刊本,19册)。
2,清《嘉庆一统志》卷431·建宁府·古迹:“大潭城,今建阳县治。…〈县志〉,县旧治在县南。晋太原(按:原文如此)中,移於县东北。唐嗣圣中又移治今所,即大潭城。”(《四部丛刊续编》,商务印书馆,1934年,159册)。《古今图书集成》卷1058·建宁府·公署考:建阳县治,旧在三桂里,晋太元中在建忠里,今保大寺基。唐嗣圣中移建今所。”(中华书局影印本,143册,27页)。据此,县南的三桂里,当为建平县治所;县东北的建忠里,当为晋太康三年改名、迁治的建阳县治所;唐嗣圣中年移建的“今所”,即为今建阳县治。案:新旧《唐书》、《寰宇记》均谓:武德八年省建阳入建安,垂拱四年始复置,无嗣圣中移建之说。当是嗣圣中已拟重建建阳县,并已选定大潭城作为新治所,至垂拱四年才正式立县。据牛平汉《清代政区沿革综表》福建建宁府建阳县,清代建阳县即今福建建阳县。
3,《旧唐书》卷40·地理三·江南东道·建州:“武德四年,置建州。…天宝元年,改为建安郡。乾元元年,复为建州。”领有建阳县。(北京,中华书局,1975年,3册,1600页)。
4,《宋史》卷86·地理五·福建路·建宁府:“本建州,建安郡。旧军事,端拱元年,升为建宁军节度;绍兴三十二年,以孝宗旧邸,升府。…县七”,有县“嘉禾,本建阳县。景定元年改今名”。(北京,中华书局,1977年,7册,2208页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