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lacename:
歐寧縣 (traditional Chinese)
欧宁县 (simplified Chinese)
Ouning Xian (Pinyin)
temporal span: from 1089 to 1911
spatial info:
POINT point N 27.03886 E 118.32378 (geo data source: FROM_AC) data source: CHGIS
source note: 瓯宁县(1089-1912年)治所
宋元祐四年(1089年)复置1。治所即今福建建瓯县2。初属建州,南宋绍兴三十二年(1162年)属建宁府3。元至元二十六年(1289年)属建宁路4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属建宁府5。清因之6。1913年废府并县,瓯宁与建安合并,为建瓯县7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1,《宋史》卷89·地理五·福建路·建宁府:“瓯宁,熙宁三年废,元祐四年复。”(北京,中华书局,1977年,7册,2208页)。
2,《舆地纪胜》卷129·福建路·建宁府:建安县和瓯宁县,同为建宁府倚郭县。(北京,中华书局,1992年,4册,3692页)。《太平寰宇记》卷101·江南东道13·建州:“陈太康四年(案:“太康”为“太建”之误),郡守骆文广复徙于覆船山下,祯明元年,又移于今所”。建州·建安县:“黄花山,〈郡图〉云,在郡东。”(金陵书局,光绪八年刊本,19册)。清《嘉庆一统志》卷431·建宁府·山川:“黄华山,在建安县东北二里。…明洪武十九年,改拓郡城,山遂包在城中。”(《四部丛刊续编》,商务印书馆,1934年,159册)。案:黄花山即黄华山。故《寰宇记》“移于今所”,治所即清福建建安县。清建安县即今建瓯县。即与建安同为倚郭县的瓯宁县,治所也在今福建建瓯县。自宋至清,瓯宁县未见迁徙记载。清《嘉庆一统志》卷431·建宁府·古迹:“瓯宁故城,在瓯宁县朝天门外太平坊,今其地入城内。”(《四部丛刊续编》,商务印书馆,1934年,159册)。可作古今同治处理。
3,《宋史》卷86·地理五·福建路·建宁府:“本建州,建安郡。旧军事,端拱元年,升为建宁军节度;绍兴三十二年,以孝宗旧邸,升府。…县七:”有“瓯宁”。(北京,中华书局,1977年,7册,2208页)。
4,《元史》卷62·地理五·福建闽海道·建宁路:“唐初为建州,又改建安郡。宋升建宁军。元至元二十六年,升为路。…县七:”“建安…。瓯宁,与建安俱倚郭…。”(北京,中华书局,1976年,5册,1504-1505页)。
5,《明史》卷45·地理六·福建·建宁府:“元建宁路,属福建道宣慰司。洪武元年为府。领县八”:“瓯宁,倚。”(北京,中华书局,1974年4册,1124页)。
6,清《嘉庆一统志》卷431·建宁府·建置沿革:“瓯宁县,附郭。”(《四部丛刊续编》,商务印书馆,1934年,159册)。牛平汉《清代政区沿革综表》福建省·建宁府:清初袭明制,领县八:瓯宁,附郭。雍正十二年,领县七:瓯宁,附郭。至清末沿袭不改。(中国地图出版社,1990年,165页)。
7,内政部编《中华民国行政区域简表》福建省:“建瓯县,旧建宁府附郭建安、瓯宁二首县,民国二年三月裁府合置改名。”(商务印书馆,1947年,66页)。